DERC_卓尔德
Contact US
  • Index
  • Institute
  • Research
    • PowerBook
  • Events and Outreach
  • Publications
  • Resource
  • 首页
  • 中心
  • 研究
  • 活动
  • 出版物
  • 资源

卓尔德——探求可持续能源方案

        从事能源与环境政策、规划与项目评估的专业研究与咨询培训机构。拥有并维护能源—经济—气候综合评价模型(DERC-IAM,多区域经济模型为核心),中国电力结构模拟模型(DERC-P,小时级分辨率电力平衡)为核心工作工具。开发并维护世界(含中国)煤化工项目综合数据库,与主要合作机构共同维护与使用世界电力、煤炭数据库系统,为核心数据资源。

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我们从2020年开始相应地改变了组织结构。目前,我们有两个小型工作组:
  • 中国背景下的能源部门数字化。 技术,经济,政策和政治都是重要的因素,给定中国能源部门的属性,比如国有实体主导,透明性有限以及缺乏清晰一致的规则。
  • 中国与其他世界的联系。 在一个越来越分散,规则弱化的国际制度中,中国将如何与其他大国互动(例如美国和欧盟),比如贸易渠道,全球挑战还有其他? 现在,我们重点关注欧洲绿色协议(Green Deal)及其在2020年代与中国的关系。
详情……

观点与出版物

煤电在中国如何失去盈利能力?

中外对话,2023年7月

​风电光伏为何无法达到最大电量比例?

《能源》杂志,2023年6月

​为什么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引发了煤炭的进一步扩张?

中外对话,2023年3月

水电不是水蜜桃,下单就得运:四川限电能否催化电网体制改革

财新,2022年9月

保证氢能制备来自绿电,有必要吗?​

《风能》杂志,2022年8月

电改7周年再出发:重新确立改革的成功标准​

《风能》杂志,2022年4月

以正确姿势拥抱碳中和:开篇讨论

《能源》杂志,2021年7月 - 2024年6月

能源安全:在总量还是边际上思考

《能源》杂志,2021年5月

电改6周年:经济还是政治逻辑决定电改的命运

《能源》杂志,2021年2-3月

不应该追求跨区电网利用率目标

《能源》杂志,2020年8月

消除电力规划中的“拟人化”倾向

《能源》杂志,2020年5月

为什么电改比消灭肺炎更难

《能源》杂志,2020年4月

​电力安全改善需“十四五”规划提供应对方案

《能源》杂志,2020年2月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能源》杂志,2019年9月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为何政策设计出现倒退?

《中国能源报》,2019年8月23日

德国2038年退煤:目标既定,政策工具呢

《财新》名家专栏,2019年4月

​电力体制改革需重新聚焦体制

《能源》杂志,2019年3月

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否具有本源价值?

《能源》杂志,2018年10月

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卓尔德的主要洞见

《能源》杂志,2018年3月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 “落后产能”?

《能源》杂志,2017年10月

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与“平价”——究竟是什么意思

《能源》杂志,2017年6月

​电力体制改革两年回顾:好的、坏的与讨厌的

《能源》杂志,2017年4月,​http://www.paigu.com/a/152756/48897741.html

“电源与电网不协调” 构成弃风加剧的原因吗?

《风能》杂志,2017年3月,​http://www.sohu.com/a/143880135_825427

​川普正式上任后 在能源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动作

南度度节能服务网,2016年12月www.nandudu.com/article/19843

煤电审批权下放:基于一个正确的理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中国能源报,2016年08月15日   第 04 版​

调度运行数据透明化是诊断“弃风”的基础

中国能源报,2016年08月01日   第 04 版​

风电与煤电:到底哪个优先?

《能源》,2016年7月

弃风加剧!谁的烦恼?谁的问题?又是谁的成本?

《能源》,2016年5月

能源转型与“十三五”:更有效率地发展可再生能源

《风能》杂志,2016年2月

​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 = 去产能?

中国能源报, 2016年2月

基于电源灵活系数的风电接入潜力分析

《风能》杂志,2015年11期
煤电过多!天然气发电需要“补课式”发展?
《能源》杂志,2015年第12期
电力需求的波动性意味着什么?
南度度节能服务网  2015.07.14
煤炭“解困”的公共政策选择
《财经》 2015.07.06
风电并网的系统影响——技术、系统成本与市场的视角
《能源》 2015.06.29
能源价格——2014年回顾与2015年展望
《能源》 2015.01
能源管理“量价分离”亟需改变
《中国能源报》 2015.01.05
节能难在哪里 如何破解?
南度度 2014.12.17
电力改革可以先从无谓损失入手
新浪网  2014.12.1
政府决策煤炭开发到底有何依据
南度度 2014.11.19
电力改革方案力度不够、风险不小
《能源》 2014.11.6
火电大机组时代:“上大压小”政策的综合评估
《能源》 2014.9.29
电力改革:中国特色究竟特在哪里?
财新网 2014.9.23
下调电价的时候到了
《财经》 2014年22期
更多……

近期活动

[置顶] 电力市场与可再生能源价值培训, 2023-2028

培训内容:
1. 电力市场基础
2. 电力系统运行与投资模型模拟
3. 电力成本与市场价值
4. 可再生能源的“merit-order effects”与下降的市场价值
5. Excel-based的小时级Merit-order模型练习
6. Screen curve模型与可再生能源的最优份额

培训时间:1-2天。

费用:2500元/人(含100页课件材料、茶歇),最少5人,最多30人。

有意洽 draworld@126.com。

报告发布:我国的电力容量到底够,还是不够?

2022年9月15日
Picture
根据卓尔德环境研究(北京)中⼼(Draworld)与能源与清洁空⽓研究中⼼(CREA)联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构建“新型电⼒系统”与容量充⾜性——基于需求⾼峰时刻可得发电资源的实证分析》显示,相⽐于建设包括⽕电机组在内的新增电源,提升中国电⽹省间互济,实现⽐省级范围更⼤的供需平衡,不仅能够进⼀步保证系统的容量充⾜性,⽽且具有巨⼤的减排与经济效益。

政策简报:
煤电作为系统充足性问题的”最后一招”(last resort):之前还有哪些招?

Picture
发布时间:2022年5月

系统充足性状态需要逐年监测并提高透明度。
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就系统充足性透明度问题开展专项监管,要求系统调度机构须逐年编制并公开系统充足性回顾报告(Retrospect),以及系统充足性预测(Forecast)报告。这些报告作为系统容量扩张的参考基准。特别的,需要引入ELCC(The effective load-carrying capacity)概念与方法论表征与度量波动性风电与光伏的系统可靠性能力。

中心新专栏系列开篇——《拥抱碳中和》

Picture
7月4日,2021

本专栏力图提供的,是多个视角
/框架的逻辑自洽的思考与讨论。对于同一个事情,不同学科专业与不同人讨论的方式往往也存在很大不同。笔者的目标并不是“裹挟”大众,诉诸于思想觉悟或者倡议书来形成集体共识或者信念,而是开拓思路,建立评价碳中和实现方式合理与否的价值标准体系,明确何种的减排是理想的,而何种的减排就不那么合理,而哪种方式完全不可接受。毕竟,2060年前的碳中和目标,我们需要的是稳健的一步一步的努力,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冲锋战役。更加斗胆一点的目标,是预测仍处于随机状态的未来,以及从现在如何过渡到未来。
 
感谢各位读者。让我们一起开启一段2-4年(至2025年)的旅程,共同探讨碳中和问题。如果一切如预期所愿,本专栏内容将在2023-2024年重新整理、校核、更新为一本名为《碳中和宿命:拥抱碳中和的六种姿势》(暂定)的书籍。

与中外对话的联合活动:解读与建议碳中和远期雄心下的十四五目标

Picture
4月28日
​
​中国已经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全球环境安全至关重要。如何拥抱它,在政府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上都有实际的体现。我们以中国的能源目标、政策措施和转型治理为例,提供我们的首次思考。这个与 "中国对话 "联合举办的研讨会描述了中国在实现目标方面所面临的共同和具体的挑战,包括有效性、效率和公平性等方面。在认识到斯大林主义容易导致目标实现模式的风险后,我们提出了基于四种经济理念的定制政策工具包,以促进理想的转型。

报告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与“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年11月20日
Picture
探讨“十四五”期间国内电力规划如何与中国的国际气候承诺协调一致,并针对正在编制中的“十四五”能源与电力规划提供政策建议。报告重点分析了中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对国内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指出,2020年后再新增煤电机组与中国提出的气候承诺背道而驰,建议启动煤电行业公平转型政策议程。同时,风电与光伏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速。

报告全文下载地址:这里。

卓尔德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课题 启动

Picture
2020年5月15日

我国碳市场的市场设计与实际操作运行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为国内的利益相关方与国际社会所关注。在国际知名智库机构支持下,我们特开展以下研究:

  • 我国碳市场在初期将是火电单部门市场,并且具有“灵活”的总量限额(Flex-cap),相当于一个能效交易市场。这对于绝对减排量及其减排成本有何含义?
  • 煤电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形成的碳价格水平如何影响煤电机组损益,又如何与管制以及非管制的“撮合”电价互动?
  • 天然气发电在目前政策设计中将“不考核”。因此类似一个市场的offset源。这对于天然气的发电与参与碳市场行为有何影响?
  • 我国碳市场是否成功,其合理的标准是什么?有无更简单、容易操作的方式实现其预期目标?比如碳底价与天花板设计,等等?
  • 市场实操层面是否存在一些特别关键的设计要素?比如是否允许Borrow & Bank,以及能否年度配额发放量从内生(正比当年产量)变为外生(正比前一年产量)?

卓尔德组织架构调整-2020s年代

2020年2月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我们从2020年开始相应地改变了组织结构。现在,我们有两个小型工作组:
  • 中国背景下的能源部门数字化。 
  • 中国与其他世界的联系。

卓尔德对配额制与绿证政策设计的评论与建议,2019年5月

​卓尔德认为:配额制与绿证设计不能严重扭曲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停止有缺陷的基于目前方法论测算的所谓各省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而代之以有价格有市场的绿证数量来考核是否达标。
额制体系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立配额制交易市场,定位于交易层面、增加可再生能源收益的政策工具,与可再生能源价格政策的功能类似,而不是进一步给各个电源类型“划成分”(类似给本地电与外送电划成分),加深电力统一运行市场的即有扭曲,干预电力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目标。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 在其他额外与辅助性政策设计之初,必须尊重电力统一市场是更高原则的基本思路。 实现两个并列市场的协调,而不是互相扭曲,要求配额制市场交易的产品是绿证,而不是绿电。

重点文章发布:辨析省间壁垒与统一市场建设

Picture
​目前送电僵局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双方都需要更加灵活的安排,而不是进一步固化安排,从而物理调度上都很不灵活。而跨省跨区的长距离长期输电安排,交易时间尺度过粗,存在基荷偏好,从而使得交易达成协议困难。取消这种长期僵化的安排甚至还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空间,消灭“双输”——送出地方受益(比如本地用户降低的电价),其他地方也没有变坏的选择——接收方本地发电也并不贵,而且稳定性更好,无风险;电网理论上是以成本核算输电价的,输不输长期一个样。

能源局课题:可再生能源成本跟踪评价研究(2017-2018)开题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卓尔德将与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水规总院等国内权威应用性研究与决策支撑机构一道,开展可再生能源成本与补贴的研究。本中心承担的主要内容是:利用RLDC与Screening Curve方法论,基于同课题下水规院专题研究的风电、光伏的发展目标情景,以及外送的水电与核电情景,对化石能源发电的最优结构进行了模型模拟与分析,并根据“边际成本,而不是长期平均成本决定市场价格”的原则,模拟了主要年度时点8760逐小时的市场电力价格,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平均可获得收益(代表其市场价值)。 

中心《电力市场培训:原理、实操与前沿讨论》业务正式上线, 2017年6月

Picture
基于中国目前的改革进展,关于市场的基本原理(Market ABC)仍旧不是一个常识问题。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的进入市场,关于电力市场的再设计,特别是解决灵活性、无法回收固定资本等问题是国内外讨论的热点。
​经过10个月的准备,卓尔德中心电力市场培训业务正式上线!

《能源转型加速度: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的协同效益》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本中心作为通稿作者,本报告全面研究综述了风电光伏发展带来的能源、经济、环境与社会方面的效益。报告全文下载,这里。
Picture

能源基金会资助,中心开展的《
省级政府视角的电源发展收益分析与比较》研究报告正式发布!2017年2月。联系contact@draworld.org索取。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本报告基于代表性风电与煤电项目的技术经济参数,对所选取的典型东部省份(福建)与典型西部省份(宁夏),从地方政府财税收入的视角测算比较两者的差别及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技术特点、优惠政策、产业关联度)在其中的贡献。考虑到未来电力系统的结构改革,大量煤电上网带来的年利用小时数有可能进一步下降,风电弃风问题有所改善,以及一些优惠政策的减少乃至取消,对二者进行了变动分析。最后,考虑产业间关联及投资对GDP和就业拉动,对风电与煤电在地方GDP增长与创造就业方面的差别进行了定量测算。

卓尔德中心研究与咨询战略研讨会成功召开,2016年5月5-6日

参加TIMES-VEDA模型培训, 2016年2月22-26日

图片
Answer体系可视化组织数据,GAMS求解,对各个部门的刻画熟悉后效率大幅提高。但是体系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学习成本高、对底层模型解析形式缺乏理解、存在过于定制的地方。通过这次培训,坚定了中心发展经济模型与GAMS为基础的数值模型的战略方向。

能源部门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接受《科技日报》专访, 2015年12月


非化石能源份额目标是碳排放峰值的充分条件
图片
2015年9月21日,​卓尔德环境研究中心首席能源经济师张树伟就可再生能源体量急增带来的价格补贴机制问题接受了《中国经营报》的采访。他认为,20%的非化石能源份额目标是碳排放2030年达到峰值的充分条件,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2亿装机、光伏1.5亿装机的“十三五”发展目标,将是实现国际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2015年7月6日,卓尔德环境研究中心首席能源经济师张树伟就中国减排目标与水电发展问题接受了《金融时报》的采访,他认为“发电成本与用电成本是不一样的”,而“那些旨在压低政治地位重要城市电力成本的扭曲的定价政策,让分析大坝真实成本的工作变得困难”。
中国提交2030年减排目标 水电建设问题引发讨论

赴德参加IASS主办的电力行业组织讨论会
图片
2015年1月7日,卓尔德环境研究中心赴德国参加了德国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IASS)主办的关于电力行业组织的闭门讨论会。参会人员来自电力公司、设备与服务公司、研究机构以及关注能源、环境、安全、发展等议题的NGO组织等。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德国可再生能源不断扩大、电力系统充足性与安全性的现实问题,以及实现80%目标的前景与影响。

煤炭清洁化利用与洁净煤技术发展论坛发言
图片
       2014年8月15日,由《能源》杂志社主办的“煤炭清洁化利用与洁净煤技术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卓尔德环境研究中心首席能源经济师张树伟作了题为《国际煤炭市场与政策及其与国内市场的互动影响:短期与中长期要素》的发言。

中心文章刊登《财经》杂志引发强烈反响
图片
        2014年8月4日,卓尔德环境研究中心首席能源经济师张树伟的文章《下调电价的时候到了》,刊登于国内知名财经类杂志《财经》。该文发表后引发了不少学者对于“下调电价”的讨论,以及众多媒体的关注。

电价下调对煤炭行情构成利好—--卓尔德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
图片
        电力需求会因为电价下调而稳固或者些许上涨,从而带动煤炭的整体需求。因此,电价的下调带来终端需求一定程度的上升,这将对煤炭行业构成实质性利好,可以尽快帮助煤炭行业去库存。

卓尔德接受《瞭望》记者采访,谈页岩气“热”背后的待解难题
图片
        在目前的成本与价格体系之下,大的油气公司并没有足够动力去生产页岩气。如何从制度政策与具体的管理体制上保证不同投资主体具有稳定的预期,促进投资的积极性,降低页岩气投资风险,这将是一项重要任务。
更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路103号洛克时代中心B座12层  邮政编码:100101 
电话:86-10-52508037  传真:86-10-52508037  电子信箱:draworld@126.com (国内),contact@draworld.org(国外)
版权所有(2016-2025) 卓尔德DERC,中国北京/重庆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